陶礼明的争议
〖壹〗、上世纪90年代末,陶礼明转任国家邮政储汇局局长 。2007年3月 ,邮储银行成立后,陶礼明担任行长。一位曾经参与邮储银行改革 、与陶礼明长期打交道的监管部门人士表示,从表面上看 ,陶礼明不属于奢侈和张扬的人,他给业内同行的印象是精明而谨慎、温和而圆滑。
银行承兑汇票的几种审计方法(07
〖壹〗、审查有无掩盖承兑汇票垫款的情况 。通过审查银行承兑汇票台帐和有关往来帐户 、保证金帐户以及企业存款帐户,审查有无将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挂往来科目 ,或通过分析,对年末有承兑余额的单位进行排查,关注日期的衔接和金额相近的汇票 ,是否是为同一客户开出的滚动承兑汇票以掩盖银行垫款问题,并同时掩盖银行的不良贷款。
〖贰〗、担保与额度审查:确认是否落实了有效的担保,签发的承兑汇票是否超过规定的额度。承兑条件审查:审查承兑申请人是否符合承兑条件,防止为已有不良贷款的企业或非经营性单位签发承兑汇票 。
〖叁〗、银行承兑汇票的审计方法:首先 ,审查合同的真实性是关键。承兑汇票申请人需提交商品购销交易合同,银行需认真审核,以判断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重点关注交易双方主体关系 、商品是否属经营范围、合同签定时间与承兑汇票签发时间是否吻合 ,以及合同地址与交货地点的关系等 。
〖肆〗、保证金执行制度情况。『3』担保制度执行情况,有无担保不实情况。『4』有无违反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办理银行承兑汇票。『5』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有关会计核算问题 。『6』银行承兑汇票项下银行垫款情况。『7』金融机构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内控管理情况。『8』有无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变相发放贷款或变相拆借资金现象 。
〖伍〗 、复印汇票:在处理银行承兑汇票时 ,首先应对汇票进行复印。签收复印件:复印完成后,要求接受汇票的C方经手人在复印件上进行签收,并将签收后的复印件作为附件保存。这确保了复印件具有法律效力 ,能够在后续的财务审计中使用 。
〖陆〗、函证通常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为了获取被审计单位某些特定信息而向第三方发送询证函的一种审计程序。而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中,银行作为贴现机构 ,会依据自身的风险控制和业务流程对汇票进行审核,而不需要通过函证的方式来获取额外信息。因此,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不需要函证 。
被朋友骗去贷款案例
〖壹〗、以下为两起被朋友骗去银行骗贷款案例:青海两男子被同事先后骗贷25万元:嫌疑人苏某是青藏铁路公司电务段工长,2016年12月 ,他以别人转账为由,让同事孙某用身份信息办理浦发银行借记卡和电话卡借给自己,并获取了银行卡密码。
〖贰〗、案例一:东莞一朋友去天津办贷款 ,被诈骗团伙以流水不足为借口骗取银行卡信息,最终银行卡被用于洗钱活动,导致该朋友被警方传唤。案例二:一名年轻女子因认识不到一个月的“男朋友 ”送房送首饰而深信不疑 ,为其办理了110万元贷款 。
〖叁〗 、公众评价:田笑蜜的行为被公众评价为“借你名义贷款,让你替我还债”的人间极品。其操作堪称“诈骗教科书级案例”,利用信任精准狙击 ,最终导致朱丹倾家荡产。 朱丹反应:朱丹在2023年综艺中首次公开此事,称自己“被朋友骗光所有积蓄,至今未等来一句道歉 ” ,表达了对田笑蜜行为的愤怒和失望。
阻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因素分析
〖壹〗、原因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全球经济形势、金融市场波动 、政策调整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银行在风险管理、业务拓展等方面面临更多挑战。内部管理问题: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 、技术创新等因素也直接影响其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贰〗、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在国家经济资源配置和支付系统运转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兼顾 ,精心准备,周密部署。
〖叁〗、这种风险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经济背景,例如政府的干预和某些企业的盲目行为等客观因素 ,但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贷款“三查”制度真正落实 ,授信不统一 。
〖肆〗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始终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加上历次金融行业的重大改革都是围绕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进行的 ,所以本文的研究重点也就放在国有商业银行。总的来说,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既有的改革思路进行理论分析,探讨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
根据我国近来的实际情况,国家审计的首要目标是:
〖壹〗、根据我国近来的实际情况 ,国家审计的首要目标是: 节省正式项目开支,消费非正式项目 我国国家审计总目标可以概括为真实性、合法性 、效益性 。其中,真实性是基础,合法性是基本要求 ,效益性是最终目的。因此,根据我国近来的实际情况,国家审计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真实性。
〖贰〗、国家审计的目标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通过审计 ,揭示和纠正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中的不真实、不合法问题,确保国家财政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叁〗、国家审计的依据是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要求,其目标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 、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审计依据:真实性:国家审计要求被审计单位或地区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必须真实发生 ,相关资料必须如实反映。
〖肆〗、国家审计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真实性:国家审计首先要确保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没有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 。这有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合法性:审计目标还包括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伍〗 、审计目标和依据如下: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方向和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的首要目标是验证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文来自作者[唐娜磊]投稿,不代表9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hulan999.com/cshi/2025-106512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9号的签约作者“唐娜磊”!
希望本篇文章《【审计署揭示商业银行违规问题:隐匿不良贷款及乱放贷行为,隐性不良贷款管理办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9号]内容主要涵盖:9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本文概览:陶礼明的争议〖壹〗、上世纪90年代末,陶礼明转任国家邮政储汇局局长。2007年3月,邮储银行成...